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出血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标签: 特发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紫癜 血小板减少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显著的皮肤黏膜和(或)脏器出血。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儿童发病无性别差异,在成人,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4。
目录

[显示全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大约80%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正常血小板输入到ITP患者体内,其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而ITP患者的血小板在正常血清或血浆中生存时间正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有效。均表明免疫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其他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肝、脾对血小板的破坏作用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急性型
  1.症状:皮肤出血点、淤斑,口唇黏膜血泡,鼻腔出血、牙龈渗血、舌体出血。内脏出血者可有尿血、大便发黑、痰中及呕吐物混有血丝或血块。女性可有阴道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常可导致患者死亡。
  2.体征:皮肤及黏膜可见广泛出血点、淤斑。损伤及注射部位可见淤斑甚或血肿。颅内出血者可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等。
  3.并发症:出血量大者,可并发失血性贫血、低血压,甚至失血性休克。
  (二)慢性型
  1.症状: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且局限。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皮肤、黏膜出血点、淤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较少出现严重内脏出血。月经量增多较常见,在某些患者可为唯一症状。
  2.体征:皮肤散在出血点、淤斑。注射或损伤部位淤斑。少数患者可有脾脏轻度肿大。
  3.并发症:长期慢性出血,尤其月经量增多患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编辑本段回目录

  1.血象: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出血量大者,可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急性型血小板多<20×109/L,慢性型血小板水平常在50×109/L左右。镜下可见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
  2.骨髓象:急性型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轻度增加,慢性型者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障碍,以急性型者明显。产板巨显著减少,常<30%。粒系及红系正常。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测定: 80%~90%患者PAIg升高,以IgG最为多见,其次为IgM、IgA,少部分患者可有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阳性,
  4.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止血功能异常均与血小板减少有关,绝大部分患者(90%以上)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依据编辑本段回目录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2.多次化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减少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4.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5.具备以下五项之中一项者: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脾切除治疗有效;③PAIg阳性;④PAC3阳性;⑤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6.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容易误诊的疾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1.过敏性紫癜:本病常以皮肤出血点、淤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伴血尿或大便潜血阳性。但血小板水平不减低,为二者主要鉴别之处。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可有皮肤黏膜出血表现,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但同时多伴黄疸、发热、肾功能损害,骨髓象显示溶血性改变,有助于鉴别。
  3.自身免疫病性血小板减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脏器出血表现。自身抗体检查可见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多种抗体阳性,有助于鉴别。
  4.脾功能亢进:可有血小板减少,同时多伴贫血及白细胞减少。脾脏多明显增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碰撞。血小板少于20×109/L者严格卧床,避免严重出血甚或颅内出血。
  2.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可收缩血管、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少出血。
  3.糖皮质激素:如无禁忌症,为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可达85%。常用泼尼松,病情严重者可用等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点,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
  4.脾切除:脾切除有效率约为70%~90%。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激素维持用量大于30mg/d;③使用激素有禁忌者;④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禁忌证:①年龄<2岁;②妊娠期;③不能耐受手术者。
  5.免疫抑制剂:最常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②使用激素或脾切除有禁忌者 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用量。
  6.其他:雄激素、氨肽素、中医中药等均有报道有效者。
  7.急症的处理:常用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大剂量甲泼尼龙等方法。适应证:①血小板<20×109/L者;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病为良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恰当治疗可获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国内疗效标准如下:①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治愈。②良效: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③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④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饮食调理:
  1.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需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外伤。
  2.慢性紫癫者,则可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锻炼。
  3.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4.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
  5.有热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6.本病为药物过敏或有过敏史者,应在用药时注意避免使用致敏药物。紫班多有皮肤蓬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萨你防抓破感染。平素可常服药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加强必要的防护,避免创伤而引起出血。衣服应柔软、宽松,以免加重皮肤紫癜。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平时活动要避免关节受伤,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
  二、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三、如有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如齿龈及舌体出现血泡,小血泡一般无须处理,大的影响进食的血泡,可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
  四、春、夏之际易发本病,因此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以免诱发发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护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1.对血小板低且输注无效的患者,应重视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当血小板低于30×10^9/L时,有自发出血的可能,尤其应重点观察有无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脑出血的先兆,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早进行脱水、止血治疗。
  2.指导患者学会自我保护,如保持卧床休息,不做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进软食,禁食带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防止出血发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标准编辑本段回目录

  
  (1)显效: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数恢复正常,持续3个月以上。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痊愈。
  (2)良效:基本无出血症状,血小板数超过50×109/L或较原水平升高30 ×109/L以上,持续2个月以上。
  (3)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
  (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血小板计数无上升。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血小板减少紫癜 下一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