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红细胞疾病   

恶性贫血

标签: 恶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良性贫血有别于恶性贫血,前者是由于缺铁,使血红蛋白(血色素)合成减少,但红细胞不低;后者是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因子,使幼稚红细胞在发育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出现障碍,细胞的分裂受阻,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并伴有神经症状(神经炎、神经萎缩)。
恶性贫血又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在我国比较少见,病因常由妊娠、哺乳、胃吸收不良、营养不良或口服叶酸拮抗药(具有拮抗二氢叶酸合成酶,使四氢叶酸合成发生障碍的药,如乙氨嘧啶、甲氨蝶呤)所致。对由营养不良、婴儿期、妊娠期的恶性贫血患者,可选用叶酸治疗,成人1次5~10mg,儿童1次5mg,1日3次,同时辅以维生素B12肌内注射1次0.5~1.5mg,口服每日1.5~4.5mg。对药物引发的贫血,合并应用甲酰四氢叶酸钙静滴治疗,1次1mg,1日1次。
  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属于核成熟障碍型贫血三组中的一组,国内少见,本病的基本缺陷在于胃内因子分泌障碍。胃内因子产生于胃体和胃底,这是一种胃粘蛋白,有加速维生素B12在小肠粘膜吸收的作用。因此本病患者存在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产生维生素B12的相关临床表现。胃内因子缺乏的发病机制尚待阐明,可能与遗传或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典型病例有下列三组特征:①巨幼细胞性贫血;②舌炎与胃酸缺乏;③周围神经变性与脊髓联合变性。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有:周围神经变性引起肢体麻木感或感觉异常;脊髓后索变性引起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位置觉紊乱;反射亢进与肌张力增强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为本病的突出表现,甚至病人被疑为周围神经炎或多发性硬化而首先就诊于神经科。
  血象出现巨红细胞,骨髓显示巨幼红细胞增生。胃酸缺乏,空腹血清胃泌素显著增高。有条件可检测内因子及其抗体。
  本病的诊断一般可根据临床特征、血象与骨髓象、胃液分析、维生素B12的疗效以及长期随诊而确定。血清维生素B12测定、放射性核素维生素B12吸收试验也有助诊断。
  首先应与红血病相鉴别,后者用维生素B12治疗无效,且幼稚红细胞形态有明显的病理改变。在再发期病例常有溶血现象,应注意与其他类型溶血性贫血相区别。病人有食欲减退、胃游离盐酸缺乏,尚需与胃癌相区别;但须注意,本病可为胃癌的前期。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急性造血停滞 下一篇血色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