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中医疾病   

儿科虫病小儿钩虫病

标签: 儿科虫病小儿钩虫病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钩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钩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钩蚴。钩蚴能钻入皮肤,感染人体。农民经常赤足下地劳动,故容易患钩虫病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钩虫病,又称黄肿病,是指钩虫寄生于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本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生,尤以小儿发病为多。主要症状表现疲劳乏力、心悸气促、面色萎黄、苍白、浮肿。本病多因钩蚴从人体皮肤侵入,或从口而入,渐渐移居小肠寄生,以吸血为生,从而引起贫血所致。

病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①婴儿用的尿布被失落在农作物、草堆、土壤上,沾染了尘土中的钩蚴,未作清洗和晾晒就给婴儿使用。有些地区,民间喜欢用沙土袋来代替尿布,沙土中往往带有钩蚴,婴儿可因此受到传染。

②婴儿穿着开裆裤,赤手裸足露臀,满地乱爬,随处乱坐,接触了具有感染钩蚴的泥土,钩蚴即会钻入皮肤使婴儿染上钩虫病。

③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患了钩虫病,钩蚴就会通过血液运行感染胎儿,出生后,成为先天性钩虫病患婴。

表现编辑本段回目录

感染钩虫后的一般表现为营养发育均差,面色苍黄、乏力、食欲下降、皮肤干粗、头发稀疏易于脱落,有的还发生吞食异物,如泥土、炉渣或墙土等。此外还会有烦燥不安、眩晕、心慌、气短、腹胀、腹泻、腹痛等表现。钩虫幼虫还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肺,引起咳嗽、咳痰、咳血或者肺炎,肺部症状多在感染后3~15天出现,持续1~2周后恢复。

检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1.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大便涂片或用漂浮法可找到虫卵。

中医认为钩蚴属湿热虫毒,侵入肌肤,犯肺则咳喘。寄于胃肠引起脾胃受损,运化受阻,精微不能化生气血,遂成面黄发枯、神疲乏力之虚证,故中医又称“黄胖病”、“懒黄病”。病位在脾、胃、肠。

治疗编辑本段回目录

贫血严重者,先纠正贫血,待血红蛋白达8克以上再驱虫。

(一)中医治疗

验方:摈榔12克、榧子10克、贯众10克、红藤15克,煎水分2次服,生大蒜1~2瓣同眼,连服3~4日。单方:南瓜子炒熟去皮30~90克,嚼服,或研粉未,晨间空腹服。

(二)西医治疗

1.灭虫宁(酚乙铰),0.2~0.3克/岁,总量1.8~2.4克为限(晚上1次服),不用服泻药。

2.甲苯咪唑(一片灵),100~200mg,一天2次,连服3天,2岁以下婴儿不用此药。

3.左旋咪唑1.5~2mg/kg,晚饭后1次服,连服2晚。

预防编辑本段回目录

1)预防①在农村高发地区,普查普治,统一服药,定期复查,未愈病人重复服药,彻底消灭感染源。③加强卫生宣传,使人们了解到钩虫病的感染方式,不要让孩子赤脚去地里玩土,不许他们裸体嬉戏,要改变不穿死裆裤的坏习惯,减少钩虫幼虫侵入皮肤的机会。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儿科虫病小儿蛲虫病 下一篇先天遗毒证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