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中医疾病   

发背疽病

标签: 发背疽病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病名。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见《外科理例》卷五。证治参见有头疽、发背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背疽(西医病名:背痈、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背疽又名发背。发背之病名始见于《刘涓子鬼遗方》:“凡发背,外皮薄为痈,皮坚为疽。”《诸病源候论》:“疽发背者,多发于诸脏俞也,五脏不调则发疽。”

背疽乃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因所生部位及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发背,对串肩搭手、莲子发、肩疽、发背、莲蓬发、体疽发、腰疽、脾肚发、对心发、对脐发疽等。其名虽多,而其疾病性质则同。

背疽多因外感风热、火毒,湿热蕴结,七情郁结,脏腑蕴热而发,为有头疽之重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背痈、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表现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颞部急性蜂窝织炎。

鬓疽其症寒热交作,头眩,痛彻太阳,甚则耳目连鬓通肿。

有头疽是发生于肌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病名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各异,如发生于巅顶正中者名玉顶疽;生于脑后部者名脑疽;生于鬓角者称鬓疽;生于膻中穴部位者称膻中疽;生于脊背部正中者称背疽、发背;生于背及腰部两旁者称搭手;生于臀部者叫臀疽;生于大腿内外者名腿疽。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于皮肤较厚及坚韧之处,但以项后(脑疽)、背部(背疽)最为多见。初起患部红肿,上有粟粒状脓头,痒痛并作,肿块渐向周围扩大,脓头亦相应增多。溃脓时疮头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在9-12厘米之间,甚可大逾30厘米。伴有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增高。本病需与痈及发相鉴别。痈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结块范围多为6~9厘米,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发也初起无头,红肿明显,边缘不清,后皮肤湿烂,色黑腐溃,范围较有头疽大,好发于肌肉丰厚之处。

诊断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病多由感受风温湿热之毒,以致气血运行失常,毒邪凝聚皮肉而成;或由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火邪炽盛;或平时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加之外感风温湿热,凝聚肌表,导致营卫不和,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而成。本病具有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状脓头,继则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后状如蜂窝,脓液难以畅泄,结块范围常在9一12厘米之间,甚可达30厘米,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疽毒内陷的特点。

若毒虽盛而正不虚,正邪相搏,反应较剧,初、中期局部及全身症状均较明显。脓溃畅泄,腐肉脱落,则病情停止发展,收口较易,此属实证;中年人多见。若脏腑先自蕴毒,或有消渴病,加之外来毒邪,正虚而毒盛,正气难以化毒,则疮肿难脓难溃难敛,甚则疽毒内陷,兼见神昏谵语,气息急促等严重症状,此属虚证;多见于老年及体虚之人,或有消渴病患者。本病治疗以清热利湿,和营托毒为原则。

治疗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主方
(1)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9克,金银花9克,连翘12克,紫花地丁30克,陈皮6克,象贝母9克,炙穿山甲6克,皂角刺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有寒热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便秘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溲赤者,加草薜12克、泽泻9克、车前子12克(包煎)。溃脓者,加黄连3克、黄芩9克、生栀子9克。
(2)收口期一般不需内服药,如有气血亏虚者宜调补气血,方用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
处方:党参9克,黄芪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术9克,陈皮6克,谷芽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连翘败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水牛角解毒丸,每次1丸(2.1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热毒脑疽方(唐汉钧验方)
处方:当归12克,赤芍9克,丹参12克,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黄芩12克,生黄芪15克,穿山甲12克,皂角刺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阴虚火炽型【证见】初起患部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疮形平塌,皮色暗滞,微热,压痛轻微,不易酿脓。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仅见发热,口干唇燥,溲赤便干。舌红无苔,脉细数。疮面腐烂较慢,溃后脓水稀少,或带血水,不易脱腐,新肉生长缓慢,疮面红亮如鲜牛肉,愈合较迟。
【治法】滋阴降火,和营解毒。

【方药】
1.主方竹叶黄芪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大生地黄12克,麦冬9克,金石斛9克,生黄芪12克,当归9克,竹叶6克,生石膏18克(打碎),黄连3克,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12克,皂角刺9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有消渴病者,可兼服生胰子肉每日9克。切薄洗净,置沸水中烫后即食;玉米须30~60克,煎汤代茶。便于者,加瓜蒌仁15克(打碎)、桃仁12克。

2.中成药
(1)醒消丸,每次3~6克,7岁以上儿童减半,3—7岁服l/3量,每日l。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初期。
(2)知柏地黄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阴虚脑疽方(唐汉钧验方)
处方: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玄参9克,黄芪18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两虚型【证见】初起局部微肿,隐约可见粟粒状脓头,疮面平塌,皮肤微热,压痛不甚,肿势缓慢,成脓亦迟,伴有低热,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略数而无力。中期疮面逐渐作腐,出脓不畅。后期脓水稀薄似水,腐肉难脱,新肉生长缓慢,疮面难敛。
【治法】扶正补虚,托毒透脓。

【方药】
1.主方托里消毒散(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9克,生黄芪9克,白术9克,当归9克,白芍9克,桔梗3克,皂角刺9克,茯苓9克,金银花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后期宜气血双补,兼调脾胃,方用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味。处方参照一般痈溃后期。

2.中成药
(1)西黄丸,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不宜久服。
(2)八珍丸,每次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正虚脑疽方(唐汉钧验方)
处方: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皂角刺12克,穿山甲12克。水煎服,每日l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外治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头疽的外治法
1.初期热毒炽盛证及阴虚火炽证,用玉露散或金黄散水蜜调制外敷。气血两虚证用冲和膏或回阳玉龙膏外贴,每日换药1次。
2.中期脓成在患部作“十”字或“井”字形切开引流术。或掺七三丹、八二丹,脓少时改掺九一丹,外敷药物与初期同。
3.后期脓尽肌生,用生肌散撒布其上,加盖生肌玉红膏或拔毒膏。若创口有空腔,皮肤与新肉一时不能粘合者,可用垫棉法;如无效时,则应手术扩创。
4.若气血两虚,疮形不起,可配合神灯照法或桑柴火烘法。
(1)神灯照法(吴谦等《医宗金鉴》):用朱砂6克、雄黄6克、血竭6克、没药6克、麝香1.2克,诸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药末0.9克,以丝棉纸滚药末搓拈,长23厘米,麻油浸透,用时点燃烟熏患处。每日2—3次。
(2)桑柴火烘法(吴谦等《医宗金鉴》):取新桑树根数根劈条,各长30厘米,大如指粗,将桑柴条的一头点燃后吹灭,以阴火向患处烘烤,火尽再换,仍依前法。每次用3-4条,每日烘2—3次。

有头疽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蟾蜍水蛇粥:蟾蜍2-4只,去皮及内脏、头、爪,洗净后切成小块;水蛇l-2条,去皮及内脏,放入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大米适量与蟾蜍肉、熟蛇肉同煮成粥,调味服食。
其余参照“一般痈”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外敷药应紧贴患部,掺药宜撒布均匀。疮口皮肤保持经常清洁,可用2%.10%黄柏溶液或生理盐水洗涤拭净,以免并发湿疹、丹毒。疮口切忌挤压,以免毒邪走散。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忌食鱼腥、辛辣等刺激发物及甜腻食物。气血两虚患者可适当增加营养食品,如鸡、瘦肉等类。有消渴病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发瘤 下一篇发际疮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