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中医疾病   

崩漏

标签: 崩漏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崩漏
女性生殖器
崩漏(metrorrhagiaandmetrostaxis)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目录

[显示全部]

疾病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崩漏
崩漏
崩漏可见于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西医学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病证名。见《济生方》。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多因血热、气虚、肝肾阴虚、血瘀、气郁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所致。治崩要以止血为先,以防晕绝虚脱,待血少或血止后,可审因论治,亦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中医辨证编辑本段回目录

1.实证

崩漏
崩漏症状

主症崩漏下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红。

兼见血色深红,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血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粘腻,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

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湿热;血色正常,或带有血块,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小腹胀痛,苔薄白,脉弦者,为气郁;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色紫红而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下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沉涩者,为血瘀

2.虚证

主症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

兼见血色淡,质薄,面色萎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而胖,苔白,脉沉细无力者,为脾虚;出血量多,日久不止,色淡红,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形寒畏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者,为肾阳虚;下血量少,色红,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肾阴虚。

病因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崩漏是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总称。临床以阴道出血为其主要表现。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称漏。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崩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为严重复杂的一个症状。崩漏二者会相互转化。如果患者是体弱和年老者,并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四肢发冷、头晕眼花稍动即气喘汗出、经色淡红、质清稀、小便清长等表现,则是脾肾亏损之缘故。如果患者体质尚健而见到口渴心烦、小便色深、大便干结、头痛易怒、经色鲜红、质稠厚等表现,则大致是血中热邪逼迫经血下冲造成。自疗上虚用补法,热用清法。

并发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崩漏是月经量严重失常的一类月经病,致病原因多,病机复杂,发病过程常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故

崩漏
崩漏
崩漏常反复难愈。就病之新久而言,“暴崩者,其来骤,其治亦易;久崩者,其患深,其治亦难”。

《女科证治约旨》云:崩漏“崩中者,势急症危,漏下者,势缓症重,其实皆属危重之候”。临床上崩漏以虚证见多,若病情严重,或失治迁延,常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主要并发症有:

(1)贫血:崩漏失血过多,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白、头晕目眩、精神倦怠、气短无力、心悸怔仲、失眠多梦、脉象细弱等一系列贫血征象。

(2)虚脱:崩漏病起,如来势猛,出血量多,崩下不止,常可引起虚脱,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冰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浮大无根或沉伏不见的危重证候,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

(3)邪毒感染:表现为下腹疼痛拒按,腰痛,带下稠粘,色黄气秽或五色并见,伴有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于,舌苔黄腻,脉象细滑等。

食补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崩漏是指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中医治疗“宫血”有丰富的经验,而采用饮食疗法更具独到之处,并具有方

崩漏
崩漏食补方法
便、实用、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推广。但在应用时,要辨证施治,根据各自症状“对号入座”。临床上常见的“宫血”可分为血热型、血虚型、瘀血型和牌虚型4种。按照年龄的特点,可分青春期“宫血”、生育年龄妇女“宫血”和更年期“宫血”。一般来说,青春期“宫血”多属血热型,生育年龄妇女“宫血”则瘀血型和血虚型较为多见,而更年期“宫血”大多数属脾虚型。在选择食补时可以参考。玉米须炖瘦肉:适用于血热型。取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宫血”疗效显著。乌贼骨炖鸡:适用于血虚型。取乌贼骨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宫血”颇具疗效。益母草炒荠菜:适用于瘀血型。取鲜益母草30克,鲜荠菜30克,菜油适量。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芥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2次,服至血止。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故对瘀血型“宫血”特别有效。荔枝干炖莲子:适用于脾虚型。取荔枝干20粒,莲子60克。将荔枝于去壳和核,莲子去芯,洗净后放在陶瓷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用中火蒸熟即可服用。荔枝于营养丰富,民间历来认为是补品,能补血健脾;莲子的作用主要是补脾固涩,两者合用,配伍恰当,因此常用来治疗脾虚型“宫血”。

自疗注意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月经量多,来势猛急时,首先解决的是减少经量问题,以免并发休克等危险。

崩漏
子宫

(2)大出血自疗效少,甚至引起虚脱(神昏冷汗、糊话等)危及生命时,应速送医院,切勿贻误病情。

(3)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再作治“本”自疗,即原因治疗。

(4)崩漏停止后仍要进行体质调理性治疗,预防反复。

(5)经量多,来势猛烈时,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少翻动,上半身宜稍垫高以利经血排出。

(6)严禁房事,外阴保持清洁,毛巾盆具要消毒。不宜坐浴。

(7)饭菜品种要杂,荤蔬混合食用,并且容易消化。蛋类、猪肝、猪血、鱼类、菠菜油菜黑木耳、米苋、红枣等食品既富含高蛋白又含有大量铁质和微量元素,混和食用可互补长短。

(8)石榴、莲子肉、芡实、榛子、胡桃肉、藕、龟肉有补脾肾固经血作用,可以适量辅助食用。

(9)山楂、桃子、鲨鱼、蟹、酒、酒酿、辛辣等食品有活血刺激作用,不宜食用。

(10)患者以及家属切忌紧张焦躁。急火内攻更会迫使血流妄行,经量增加。

中医治疗编辑本段回目录

(1)实证

崩漏
崩漏食疗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其他疗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崩漏的简易疗法有:

(1)简便验方

崩漏
黑木耳

①益母草30克。水煎服(适用血瘀者)。
②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热者)。
③白芍15克,香附12克,生熟蒲黄各1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④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山萸肉、贯众、地榆、生地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肾阴不足者)。
⑤赤石脂、补骨脂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气虚寒者)。
⑥槐米、白术各20克,黄芪、旱莲草、乌贼骨各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失摄者)。
鹿角霜15克,泡姜炭10克,三七6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⑧棕榈炭、莲房炭血余炭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5克,日服3次。
⑨仙鹤草、生龙牡各50克,乌贼骨30克。水煎服(上方适用于各型患者)。

(2)饮食疗法

①鲜藕取汁,加少许白糖食用(适用于血热妄行者)。
②鲜生地6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③生玉米、山药各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适用于湿热下注或脾虚湿盛者)。
④山楂30克,冰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血瘀者)。
⑤桃仁6克,乌贼鱼1条。煮熟后调味,食肉喝汤。
⑥黄芪50克,人参10克,肉桂3克,生鸡1只。煮熟食肉喝汤。
⑦山药、芡实、大枣各30,莲子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脾气虚者)。
猪腰子1对,核桃肉、莲子各50克,续断(包)、桑寄生(包)15克。同炖煮后食肉喝汤(适用于肾虚不固者)。
⑨黄芪、木耳各15克,藕、黑豆各30克、瘦猪肉100克。做汤食用(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3)针灸疗法

①体穴:出血量多者取神厥、隐白。艾灸20分钟。一般10分钟后血即见少。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关元、中极、血海、肾俞、脾俞、太冲、水泉、气海。每次取3~4穴针刺,根据病机之不同选用补泻手法。
②耳穴:子宫、内分泌皮质下、脾、、肝、卵巢。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埋针治疗。

治疗崩漏的中成药有:

崩漏
针灸治疗崩漏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
(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崩漏患者在病程中常可发生一些合并症,主要的有虚脱、贫血及合并感染等。

⑴虚脱:病情来势急,出血量多,出现神昏面白,四肢厥冷,汗出淋漓,气短喘促。脉芤或沉伏不显。治宜益气固脱。首选方药为独参汤(《十药神书》):人参12克。水煎服。

参考方药: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15克,附子10克。水煎服(适用于虚脱重症,肢冷汗出淋漓者)。

针灸急救:取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穴针刺,用强刺激法。

⑵贫血:失血过多,证见唇舌淡白,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心悸不安,脉沉细无力。治宜补气养血。首选方药为《校注妇人良方》归脾汤。方见月经先期的辨证治疗。方中可再加阿胶(冲)10克,枸杞子30克,桑椹15克,紫河车粉(冲)3克,以补肾填精养血。食欲不振者加陈皮、鸡内金各12克,以开胃助运。

相关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崩中 下一篇崩漏病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