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百科 >>所属分类 >> 中医疾病   

旋耳疮病

标签: 旋耳疮病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旋耳疮病是指旋绕耳周而发的疮疡。多发于耳后缝间、耳前或耳郭,以局部潮红、水泡、糜烂、结痂及皲裂为主要特征,患处有灼热、瘙痒、疼痛感。相当于西医的外耳湿疹。

目录

[显示全部]

诊断要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耳郭、耳前、耳后皮肤灼热,瘙痒,疼痛,可反复发作。
检查局部见潮红、灼热、水泡、糜烂、渗液、结痂皲裂

辨证分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旋耳疮多因脓耳之脓液浸渍,或邻近部位之黄水疮蔓延至耳部,也有接触某些刺激物而诱发,以致湿热邪毒积聚,引动肝胆之热循经上犯,风热与湿邪蒸灼肌肤,故耳部皮肤红肿、灼热、瘙痒。湿盛者则有水泡,破后黄水淋漓。风盛则瘙痒不止,热盛则灼热疼痛。若病久血虚生风化燥,则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作痒。治疗上,若风热湿邪浸渍,宜疏风清热,除湿止痒;若血虚生风化燥,则宜养血熄风润燥。

方药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12克,防风12克,牡丹皮15克,通草15克,泽泻15克,革薜15克,赤茯苓15克,生薏苡仁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脂水淋漓者,加滑石15克、黄芩15克。灼热疼痛者,加龙胆草15克、栀子12克。痒甚者,加白蒺藜15克、蝉蜕10克。

2.主方地黄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生地黄15克,玄参15克,牡丹皮15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僵蚕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瘙痒难忍者,加蝉蜕10克、地肤子12克、地龙干12克。

3.中成药乌蛇止痒丸,口服,每次2.5克,每日3次。

(1)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儿童酌情服成人l/3~1/2量。

(2)五花茶冲剂,口服,茶剂成人每次l-2块,冲剂成人每次10克。

外治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外洗及湿敷

(1)桉树叶、桃叶、花椒叶等量,煎水外洗或湿敷。

(2)苦参苍术黄柏白鲜皮各15克,煎水外洗或湿敷。

(3)马齿苋败酱草、黄柏各30克,煎水外洗或湿敷。

2.局部搽药

(1)热盛有脓痂者,可选用黄连膏或黄连粉涂搽,每日2~3次。

(2)红肿焮痛者,可选用三黄洗剂,或25%黄连油混悬液涂搽,每日2—3次。

针灸疗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1)针刺法: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委中等穴,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耳针治疗:取肺、内分泌、神门,点刺。

饮食疗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蒲公英粥:蒲公英40-60克,鲜品用量60—90克,粳米50~100克,同煮为稀粥。
灯心柿饼汤:灯心草6克,柿饼2个,以清水适量煎汤,加白砂糖调味饮用。
蟾蜍水蛇粥:蟾蜍1-2只,水蛇l~2条。蟾蜍剥去外皮,除去内脏、头、爪后,切成小块;水蛇剥皮,除去内脏,切数段;加米和清水适量,煮粥调味服用。

预防调护编辑本段回目录

注意耳部清洁卫生。
患病期间忌食辛辣、煎炒食物,及鱼虾等食品。
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本病的物体,及早治疗脓耳及邻近部位之黄水疮。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
[1].  医脉通   https://news.medlive.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旋耳疮 下一篇旋螺尖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yatao
yatao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热门词条

更多>>
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详细]
获得性再障
  获得性再障(acquired aplastic anemi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详细]
什么是伊文氏综合征...
伊文氏综合征(Evans Syndrome)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详细]